還記得國中英文課本上的經典句子「Nice weather, isn't it?」嗎?雖然聽起來很老土,但千萬不要覺得它過時,因為保守的英國人還是喜歡談天氣!來到Glasgow的第三天,我已經可以了解為什麼英國人熱衷於這話題了,因為陰天讓人苦惱、晴天使人開心,天氣話題暨安全又能引起共鳴,而當我在回想9/30那天所發生的事時,天氣這檔事很自然的跳了出來。那天早上本來又是千篇一律的陰雨天〈秋天的蘇格蘭,不意外!〉,中午我從Winter Garden走出來後,首度在英國看到藍藍的天空與暖暖的陽光,當下超級開心到不行,連走路的腳步都輕盈了起來,天吶,真的是太陽公公耶!
---------

早上一如昨天的好胃口大吃雙人份早餐飽到中午,選定的方向是往東邊的Glasgow Green。昨天的雨八成飄了整夜,地板都溼答答的,天空是大片的晦暗,Glasgow Green是個“處理過”的綠地,草地平坦的像地毯、樹木修剪的非常整齊還富含造型,但在陰天底下,Glasgow Green變成了Glasgow Gray,遠方煙囪不停向天空排放濃煙,煙緩緩的散落在灰色背景裡,像是造成了這片陰霾的主因。順著公園裡的自然的走著,沒有目標也不必找個方向的走,溪畔的寶藍色吊橋吸引了我過去,St. Andrew橋落在綠地與安靜的住宅區間百餘年,一如它沉穩的藍色調。


〈下了整夜雨的街道〉


〈鳥兒飛〉


〈查半天還是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橋〉


〈我覺得長的很憨厚的鳥←for no reason〉


〈Glasgow Green的凱旋門〉


〈製造烏雲的煙囪,結果散發的是麵包香〉


〈滿地楓葉〉


〈St. Andrew Bridge,寶藍色的很漂亮,建於18XX年〉


〈紅葉披掛的房子〉


〈沾滿雨珠的心形葉〉


〈舅媽前幾天問我要不要去奧萬大賞楓,你說我該去嗎!?〉


Glasgow Green裡的People's Palace and Winter Gardens是第一站,這裡說了從1750年代到20世記末Glasgow居民的生活。19世紀初Glasgow人口急速成長,日漸擁擠促成了one-room tenement林立,這種公寓其實就很像台北市的小套房,一間房裡什麼都有,全家人吃、睡、玩甚至洗澡都是在同一個空間,且須和其他戶共享樓梯間、後院、中庭與衛浴,這種類型的房子是都市的產物,也是那時代的Glaswegian住的典型。大都市求生不易阿。還有那時代的婦女洗衣服都是到外面的自助蒸氣洗衣店,即便後來洗衣機出現了,媽媽們還是喜歡到外面洗衣服,因為可以聊八卦,這對媽媽們來說是社交生活的部份。

英國人愛喝酒這大家都知道,所以別再被電視騙了,英國很多胖子的,尤其是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子更是到處都看得到,這裡也批評了蘇格蘭人的飲酒文化造成健康狀況惡化與滿街醉鬼的亂像,但看到這裡,我還滿想知道撰寫這部份展覽的人,不知道他/她本身喝不喝酒阿!?

藍色天空透過窗開始若隱若現,我走到後方的Winter Gardens,坐在椅子上照著從透明屋頂灑落的淡淡日光,然後寫著三天在Glasgow的生活,發呆、打電話回台灣、看著對面阿伯讀的書...。


〈People's Palace, Winter Gardens & Doulton Foutain〉


〈早期用來扛醉鬼的擔架〉


〈讓桂桂很想哭的Andy Murray漫畫像,還真是一點也不像〉


〈Duke街監獄的警世鐘,總在犯人要被處決前響起〉


〈壞事不要做...〉


〈山寨cheese,我還真的聞了,味道就是木頭的味道orz〉


〈Let Glasgow Flourish〉


〈比蘋果有格調多了的one-room tenement示意圖〉


〈Winter Gardens,其實就是個小小的室內植物園,但在這裡坐著很舒服〉


離開台灣正好一週,想著這七天的輕鬆寫意,在異地,即便只是河邊的小鳥、或每一座跨越海岸的橋都讓我想駐足、拍照,到英國第三天,Glasgow的雨綿綿很惱人,Glasgow Green旁工廠排放的煙走近聞卻有著麵包的香氣,公園裡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蹓著灰色杜賓,狗狗在沾滿與低的草地上奔跑、嗅聞著,我一直看著他,想著妞妞,灰色杜賓向我跑來,主人停在草原中央叫喚著他的名字,杜賓停在我面前,我彎下腰,他被我胸前晃動著的相機嚇的被毛直立、開始狂吠。此時太陽露出雲間,我仍在Winter Gardens裡坐著,光直直從屋頂透明棚架灑落,間隔卻不過幾秒。

三天前飛機剛抵達英國又在杜飛離英國時,我看著擁擠的聚落在底下,一棟棟紅棕屋瓦平房建築往郊區排列,像大富翁裡的屋子整齊劃一。視野開始攀升,一片綿延的綠地參差幾株沿丘陵線生長的樹叢成了唯一的景色。英國大部分地方並不擁擠,有著童話般讓人神往的的大草原與小丘,只不過很快的飛機升至雲間,眼下帶著秋意的草原染了層霧、逐漸朦朧,最後蒼茫一片。我把視線抽離了窗邊,對著前方座椅發呆,眼角餘光看著左邊走道旁的英國男生翻著雜誌,後頭是候機時坐我旁邊的姊弟,瞬間窗邊射入了光,窗外,我們在雲海上,太陽閃耀著早晨的光芒,如此溫暖,厚厚的雲層密佈綿延,飛機像在雲海上航行,這一大片低層雲就是英國鎮日不見天日的主因。

在工作時,望著窗外皎潔厚實、層層堆疊的雲,我常想躺在那上面該是怎麼感覺?飛機在雲間來回,說穿了那只是層水氣,不同型態的水在空中漂浮,輕的承載不了任何的重量,只除了水自己能凝結攀附其上。那說到底是異鄉人的心情,在格格不入與期待邂逅間游移。我想著離開了這裡之後又該是如何?我走過一座漂亮的寶藍色吊橋,左轉進入公園邊沿河岸而立的米色屋子,看見庭院前沾滿雨滴的紅葉,它們也沒辦法給我答案,我也不能只停留在這裡。選好角度、按下快門,終究得續向前行,等候另一個轉角。像那隻朝著我吠叫的灰色杜賓,訝異於外國人的微笑,狂吠然後轉身離開。

在我離開Winter Gardens前,裡面用餐的人們仍開心交談著,而外頭陽光已把Doulton Fountain照的明亮,“Let Glasgow Flourish”在陽光下閃耀著生命力。


〈很漂亮的藍色天空〉


〈還有白白的雲阿!〉


〈光天化日下公然調情〉


後來的景色在我的意料之外,沿著High Street往上走,因為看到了半掩的鐵門與石磚路,我轉而彎進了巷弄裡,再一個轉彎,橋筆直的通往小丘,綠油油的草地上佇立著一座座石碑順著坡度依序排列,那灰色的碑多是歲月,我知道再前行是墓園,停在橋上簡單拍了照,正要離開前,從小丘上走下來的女生跟我打了招呼,原來我們住在同一間hostel的同一間房,她鼓勵我上去走走〈但我心想是墓仔埔耶!〉,可以遠跳市中心〈這裡我就決定聽她的話了〉。

在英國,雨停了就是最冷的時候,山丘間沒有遮蔽物,風一吹就特別的冷,當然我盡量不去想陰風那類有的沒的。一排排墓碑排開,或以紀念碑的形式或像個雕塑品般屹立,綠草修的平整,往下望是大片濃濃仍未開啟的雲壓住Glasgow。刻著字的墓碑上多長了青苔,有些雕像起了缺角,人在死後若以有形的方式存在仍是逃不了持續凋零的宿命,幸而往西望就是Glasgow Cathedral,在此遠眺城市並長眠與主的身旁,即便凋零也是幸運的。墓園在英國是追思,我在這裡參觀了不少墓園,偶而遇上把一束花放在墓前,對著墓靜靜站立好一陣子的人,會讓我鼻酸,有些孩子的墓被放上了洋娃娃與玩具,有的整理的像個精緻的小花園。在這裡思念一個人其實一點也不陰森森。

離開這裡準備過街到對面的St. Mungo Museum時,才看到陽光斑駁的照在Glasgow Necropolis綠色牌子上。風又輕輕的吹著,滿地落葉飛阿飛的。


〈遠望墓園〉


〈從墓園遠望,尖塔就是Glasgow Cathedral〉


〈灰壓壓的遠方,墓園這裡出了太陽〉


〈莊嚴的思念排立〉


〈拉拉的棍子搶很大!〉



〈天使望著的遠方〉


〈午後斜陽〉


〈離開前才知道這裡是Glasgow Necropolis〉


St. Mungo Museum of Religious Life and Art〈名字還真長〉顧名思義就是與宗教相關的展覽,遇上了一群戶外教學的孩子,手裡拿著作業單不甘心的寫著,哈哈,我也有過那樣的時代,拿著筆記在博物館裡抄抄寫寫著,因為老師要求的、因為要交報告...所以在台灣明明就不是個逛博物館逛很勤的人,出了國沒壓力,看自己想看的、欣賞自己喜歡的,反而愛上了這樣的氛圍。


〈回教徒的跪拜墊,附有永遠指向麥加方向的指南針,這可是有獲得瑞士專利的〉


〈St. Mungo Museum裡的彩繪玻璃〉


〈窗戶為墓園加框成了幅畫。女孩正在素描〉


最後趕在Glasgow Cathedral關門前進去參觀,外觀上仍罩了層網進行部分更新,有四個阿公阿嬤級的胸前掛著高檔單眼相機來出遊,如果老了,希望我還有那樣的野心與健康去實現他們的生活。教堂真的很壯觀,尤其是彩繪玻璃,光出來了照的室內五顏六色,我坐在教堂椅子上仰望高聳的屋頂,想像教堂裡坐滿了虔誠的教徒,一同祈禱直達天聽的神聖,當然免不了也要來個“神父,我有罪”的內心戲。


〈Glasgow Cathedral,多麼棒的光線與背景〉


〈向著標竿前進。之前幫RBLU做講道的ppt時,他要我幫他找一張十字架在盡頭的圖,我在網路上找到了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RBLU要我在那張圖上加幾個字,就是“向著標竿前進”〉


〈教堂一景〉


〈教堂二景←沒有梗可以玩了〉


〈漂亮的藍色彩繪玻璃〉


〈四個背著單眼相機的公公婆婆〉


〈填滿了青苔的墓碑〉


〈夕陽〉



離開教堂是美麗的夕照,在傍晚裡走進人來人往的市中心,首度戰勝了時差!在Glasgow的最後一天,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往高地去了,突然好捨不得,還暗暗懊悔了沒有多留幾天。晚上月亮出來了,高掛在Clyde River上方,夕陽透著淡紫餘暉,空氣沁涼入心裡,回hostel後又穿上拖鞋走上吊橋,捕捉我在Glasgow的最後一抹光采。


〈人滿滿的市區〉


〈Recession無所不在〉


〈上弦月出來了〉


〈夕陽在地平線燃燒〉


〈把人載離市區的火車緩緩通過〉


〈華燈初上〉


〈最後一夜,亮起紅光的是South Portland St. Suspension Bridge, 1853←難得找到橋的名字〉


〈以海綿寶寶來為Glasgow做個俏皮的結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