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遊記拖到現在,新的旅程都要開始了,不寫卻又覺得像未竟事宜般難受,很多當時發生的小事情也忘了差不多,而當時手記也沒寫多少〈被其它事分心了〉,即使如此,在整理照片時卻反而有了新的思維。

Busker,剛剛才學到的單字,街頭藝人,我在Ireland首都Dublin待了三天,整個第三天下午漫無目的的在市中心閒晃,後來被廣場上的音樂所吸引,跟著隨音樂手舞足蹈的觀眾們駐足了一會兒,表演中場休息時,我開始注意到音樂之於這個城市的意義。

現在Ireland以歐盟五豬(Portugal、Italy、Ireland、Greece、Spain)成員之一惡名昭彰,但早在兩年前就已光景不在,剛加入歐盟時,大量資金挹注後所帶來的經濟榮景已不復見,留下的是再也降不下來的高物價,但日子還是得過,鄉下人、移民者仍是渴望來到Dublin,相信在這裡事情會有所不一樣。

再回到街頭藝人,他們讓市中心洋溢著音樂、充滿愛爾蘭式的活力,拿著吉他、架起音箱,誰都可能是下一個U2,繼續創造不朽的愛爾蘭傳奇。但音樂,卻也可能僅是剛好溫飽,或者根本無法溫飽但也別無選擇的謀生方式。而後者,讓這都市與大量的觀光客和購物人潮成了諷刺的對比。

我會注意到Dublin街上的音樂,就是從這個樂團開始:
IMG_6682.JPG  

整理照片時更體會到命運是往回看的結論,因為早在我拍下這張照片前,就已陸續拍了一些街頭藝人的照片:
IMG_6678.JPG  
〈這位大哥,我還記得他唱的是Jason Mraz的I'm yours,唱到一半手機響時還直接接起來聽,也太不敬業了啦!〉

 IMG_6679.JPG  
〈相隔一分鐘拍下的照片,膝蓋上放著樂譜,一個音一個音的吹著不成曲調的曲調,被她鞋子遮住的是僅放著兩三枚硬幣的紙杯〉

IMG_6680.JPG  
〈再過一分鐘後的三個十多歲少年,演奏起來仍稍顯生澀,但他們卻和後面色彩繽紛的店家如此的搭〉

IMG_6681.JPG  
〈他其實不是街頭藝人,在他腳邊放著皮革藝品,手上打著鼓是要吸引人群的注意,我不敢直接走過去拍,遠遠的假意拍街景的默默把他放進畫面中〉

一一走過這四組人後,我才被第一張照片的樂團給吸引,他們的裝備相當齊全,表演也有相當的水準,前方放置著創作CD,有個小女孩拿著媽媽給的零錢,害羞的走向前去把錢丟進琴盒後,低下頭快速的跑回媽媽身邊。

也是在回過頭想,才注意到自己原來被街上各式各樣的樂音牽著走,不管他們出現在街上的原因為何,他們都是已成了我的Dublin印象:

他們可以是穿緊身衣的粉紅與灰衣人
IMG_6684.JPG  

彈奏愛爾蘭國徽─豎琴─的女子
IMG_6685.JPG 

或是倚著牆角吹笛子的男子
IMG_6691.JPG  

一星期後,當我再度回到Dublin準備搭車回北愛時,吸引我的,仍舊是街上的音樂,這次是印第安人裝扮的樂團吹唱著粗曠的原野之音,離去前,我把身上所有的歐元硬幣投進了前方的箱子裡,然後讓剩餘的樂音填滿記憶深處一個名為Dublin的檔案夾中。

IMG_6900.JPG    

而在鏡頭之外的,是一個婦女抱著孩子坐在橋上,把今天的生計放在眼前似乎永遠也填不滿的咖啡紙杯上;一個年輕男子坐在公車站旁,撥弄著斷絃的吉他,他笑唱著輕快的的歌曲,撥絃的動作帶著過分裝飾的愉悅;還有一些已掉出記憶之外的無法拼湊的片段......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大都市停留,卻是第一次認真去看在大都市街上生活的人們,在Dublin,真正吸引我的也許不只是在街上流竄的樂符,而是讓那音樂得以繼續演奏的人們,他們的身影,以及我眼裡演繹著的他們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