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設定的路段是從Tyndrum到Bridge of Orchy,總長11公里,為避免太早走完,一早我就慢慢來,很悠閒的吃早餐、發呆和打電話給桂桂說中文。還剩三天,有陷入營養不良的感覺,以前我跟桂桂討論過“你沒有辦法一個人做什麼?”的問題,我的罩門就是我沒辦法一個用享用大餐!所以其實我也想吃很好,但就是沒辦法把自己一個人丟到人聲鼎沸的餐廳裡。

住到了一家非常舒服的hostel,我在英、愛四十多天,住過的hostel不下18間,這間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光那個廚房就令人滿意到不行。前天遇到的飛行員在離別前給了我他們煮剩的pasta和橄欖油,還順道教我怎麼煮pasta,昨晚就是我的初登場,買了罐鮪魚加料,這時問題來了,翻遍整個廚房找不到我印象中的開罐器,只好害羞的秀給歐盟先生鮪魚罐頭:Do you know how to open this?歐盟先生熱情的笑了笑,從櫃子裡拿出來一個像剪刀一樣的神祕器具,然後夾住罐頭口後就開始轉轉轉,瞬間就開了!只能說我真的很土,因為我家用的是超傳統的有個尖尖的面,必須用手死命壓的那種單片開罐器,所以才會對轉轉轉開罐器情不自禁的讚嘆起來。好險他們從沒有問我是打哪裡來的,但在這種情形下,我很可能會回我是大陸來的,哈哈。

離題了,我只是想表達我對這間hostel的喜愛,那真可堪稱是個夢幻廚房阿,什麼都有。牆上還有貼公告說:“你媽媽並沒有跟你一起來,所以使用廚房後務必清洗碗盤、廚具,否則我就跟你媽媽告狀!”還有英國不來烘碗機這一套,餐盤洗完就是用布擦乾,在一般家裏可能還好,但在hostel的共用廚房裡,我會建議大家還是當個有潔癖的背包客吧...

這樣拖一拖就到了check out的十點,跟我一起慢慢來的還有歐盟青年團〈後來發現他們共六人,決定替他們改名叫:歐盟六人行了〉,為了避免我心裡的不舒坦,我穿上鞋早他們一步出發。整路我盡量放慢速度,Tyndrum的早晨降下了好濃好濃的霧,整片像雲似的覆蓋在山谷裡,厚實的壓在屋頂上,水平的能見度沒有問題,抬頭向上是蒼茫一片,我慢慢的走著,一來腳還是很不舒服,二來則是下一段的住宿要三點後才能check in。


〈大片濃霧壓頂〉


〈Tyndrum上午十點〉


〈煙嵐只停在半山腰〉


〈地面仍留有昨夜的潮濕〉


〈漸行漸遠的走入了霧中〉


今明兩天的路段都算輕鬆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打算用七天走完的人會在今天一口氣拼30公里到Kinghouse Hotel,幸好當初我在規劃行程時就有顧慮到自己是肉雞一隻,所以沒有貿然的人云亦云。縱使路途相對來說很短,但前四天累積的乳酸債正好發揮效用不斷襲擊,所以走走停停的對我來說是種相對的解脫。沒有高低起伏,沿路順著公路與鐵路間的小徑前進,緩緩的繞過山丘底部,對於能只站在山腳下仰望蓋上秋天地毯的小丘,內心是無比的舒坦,不必像跟日落競爭般的拼命趕。

地上有昨晚雨後的水流,有兩次框啷框啷聲自遠方想起,鐵道分佈在廣闊山間,無法瞬間辨識出等了兩天的火車行經到哪,接著聲音越來越大,火車開始從對遠方山頭轉了個彎,慢慢往身旁的鐵路行駛著,然後一個短暫的交會後繼續前行,幾小時後車廂裡的人們將到達Fort William,一個我還要三天半才能抵達的終點,我想著從車廂內觀看西高地的角度,猜測著他們所能看到的景色,微笑著我正在高地裡,成了他們眼裡組成西高地的一個小過客。


〈霧裡的秋天,太陽在大片水氣後〉


〈小小峽谷〉


〈遇見了西高地鐵道〉


〈大概是限重3噸吧〉


〈從橋上望出的鐵道〉



〈歡迎收看史蒂芬高之謎霧探險〉


〈回頭看穿越鐵道的石橋〉


〈空氣濕濕的〉


〈一旁就是公路〉


〈等到了載客的火車,短短的兩節〉


〈火車開往Fort William,我三天後的終點〉


〈早上十點半〉


〈霧漸漸散開了些〉


〈羊咩咩是最忠實的夥伴〉


〈雲深不知處,雲散峽谷間〉


〈牲畜與健行者專用,混雜著潮濕與騷味〉


〈走到這裡忽然很擔心要爬遠處那座山〉


〈無遮攔的樹落在這裡成了自然〉


〈我真的開始擔心又要爬山了〉


〈大片的羊群在綠油油的草地上〉


〈鐵路仍尋得到蹤跡〉


〈只聞火車響,不見火車影〉


〈四分鐘後火車轉了彎來到了身旁〉


〈停、看、聽〉


〈空無一人的小徑上,一座小橋證明我不孤單〉


〈到哪都有羊咩咩,我不吃羊,這裡的羊肉很便宜是真的〉


〈歐盟六人行〉


〈廢棄的Bridge of Orchy火車站,火車仍停這裡,但已改成了無人服務站,從建築來看,當初必定是個小有規模的火車站〉

到Bridge of Orchy時還不到下午兩點,我在附近晃了晃,這裡有個無人服務的火車站,以及一個廢棄待售的小學。火車站的告示寫著這是個無人服務的站,並不提供廁所,需要廁所的旅客請到鎮中心找。火車站是通往小鎮的入口,所以一看到這個標示我還竊喜了一下,想說終於要進到一個名副其實的“鎮”了。但接下來經過廢棄小學與兩棟出租用的度假小屋後,我的幻想就崩解了,是的,就跟前幾天一樣,我只是勉強進到了有“相對來說”比較多人居住的西高地而已。


〈空無一人的月台〉


〈穿越月台的地下道〉


〈廢置的Bridge of Orchy Primary School待售〉


〈失去孩子笑聲的校舍〉

我到溪邊坐著聽水聲,天氣陰濛濛,check in時間一到就買上跑去報到,想不到又遇到了歐盟六人行,其中一個會找我說話的長髮男子不意外的跑來跟我說:“這裡的漢堡很好吃,你一定要試試!”我表情不甚自然的說著如果我肚子餓了的話會考慮。果不期然我跟他們住同一層樓,雖然今天我一樣是想有一人房,但Bridge of Orchy Hotel畢竟是名叫Hotel的,它所附設的bunkhouse明顯是為了健走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品質也就沒多好,隔音非常的差、暖氣不夠力、在這樣偏冷的天氣裡洗澡頗麻煩...,重點是我的心情不美麗,所以才會對這裡抱怨連連!早上桂桂跟我說現在覺得這段路很孤獨又艱辛,往往會是日後最珍貴的一段回憶,但那是往回看才會有的體悟,人在疲憊又孤寂時是沒辦法樂觀的。


〈溪畔的椅子,正準備坐下來時才發現毛毛蟲〉


〈換了另一張椅子坐著,水嘩啦啦〉


〈看到了對岸的白馬王子〉


〈天灰壓壓的,溪水終年流著〉


〈Bridge of Orchy全貌,非常迷你〉


〈白馬王子和白馬的交通工具〉



〈這種天氣專業的高地居民是認為可以晾衣服的。稍晚雨下了下來,希望他們有來得及收衣服〉

隔壁房進來了歐盟其他成員,說的一字一句我都聽的很清楚,只是聽不懂。下午六人行在對面房不停放著歌,Pussycat Dolls、Maroon 5、Alicia keys...,其實我們共享一樣的樂曲,即便來自不同國家,所接受到的訊息卻是類似的,我在心裡哼唱著Cold Play 的 The hardest part,因為這是這兩週來我最強烈的感覺,在西高地尤是,孤獨本身是好的,如果周圍可以安靜的只剩風聲、鳥鳴與潺潺水流的話,像第一天剛走到Drymen的寫意。但現在我的西高地的中心,樹葉在斜上方窗外晃著,陰鬱的天氣與日落前的灰暗並沒有兩樣,只是更為寒冷,此刻我聽不到風劃過樹葉的聲音,只聽到另一個房間的嬉鬧、交談─用著我聽不懂的語言,我覺得想離開...像我正在行走時討厭遇上一大群人一樣。

入夜後的走道裡有酒精的味道,聞起來可以是縱情、享樂,也可以是鬱悶、噁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