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下了這個標題,突然一個念頭跳了上來,像海面上的飛魚一樣,於是就這麼一個字一個字的打了出來。

昨天親臨了某種近似於抱怨大會的場合,本來想用“批鬥大會”這個詞的,但覺得那控訴的意味太強烈了,抱怨人人都會有,不可能具體的去說對或錯,反正人有喜怒哀樂,那不過是個情緒反應罷了,可批鬥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至少在我小小的純潔心靈裡拒絕去承認這樣一個東西可能存在日常生活中。

總之他們從“工作忙不來”討論到“找新的人手”,然後就免不了的有人會希望能介紹自己家人來,這時其他靠自己實力找工作的當然就不爽了,覺得既然要找新人來幫忙,當時最好是找個“什麼事都已經會做的”最好,雇個新人還得花時間教,根本就失去了“多請人手來幫忙的意義”。

當然親臨現場的我也知道這個理由是他們用來借題發揮的情緒紓解管道,並不代表他們很“誠摯”的這樣想,可我就難免想起過去在醫院的純真年代,也突然就頓悟了當大家在抱怨踏入職場後就交不到朋友時,我卻認識了很多個很棒的人,因為醫院研究助理到底來說單純多了,加上前老闆喜好大學畢業生,大家還帶著學生的理想與抱負,以及尚未被磨去的單純美好。

下星期一我就要上台北了,陰錯陽差的變成要去舅的公司上班,做的是和我所學的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市地重劃,我很期待可以到新環境、學習新的東西,重點是準時下班讓我對下班後的時間有更大的自由度。我只有一個期許,就是不要讓台北以及職場環境改變我的天真,即使要25歲了,有過兩份正式工作,也靠著自己離開台灣、踏在歐洲土地上,我很開心自己仍一步步滋養著心上的翅膀,不讓別人與現實輕易的去摧毀她。

過去兩週聽從舅的指示在高雄這裡的公司“坐著”,也就因此聽到許多也看到一些生意場上的現實與踽齬,我帶著陪我走過大學四年的老舊筆電,當他們說著攻擊的語言時,我打開資料夾讀著過去寫下的字字句句,把一些未完成的故事補完,或想著怎麼去寫新的一頁。有人說走向現實是人在歲月裡習得的妥協,我想那是被迫去改變自己的人的慨歎,我真正體認到的,是潛移默化的改變,在自我知覺前就早已被改變了思考歷程與核心思想,對這樣的人,我只覺得可惜。

我珍惜自己能有的選擇空間,更細心的去呵護心裡最原始的夢想,那不是世俗可以給予評價的,有一天我會到達那一個地方,屆時,我會奮力對他們證明年少的純真才是最珍貴的寶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