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在雨天。對台北的記憶總是濕淋淋的。

三月了,曾有段時間不認為會走到這一個月份,打卡鐘就在身後櫃子上,默數著過去的九個月十四天又四小時,並仍持續計算累積著我的職業生涯。知覺到時間的差異只是一轉眼的事,大部分時候,凝望著鐘,想趕快過完一天。

雨天很適合回望過去,花了半天的時間搭乘只能回到過去卻無法改變甚麼的時光機,一篇篇、一字字的細讀著,走入文字堆砌起的記憶階梯,一座甬道般陰暗的迴廊旋轉而下,味道如泛著霉味的老舊房舍。

就從大學時開始。認識了一些到現在仍持續在我生活中游走的人們;喜歡過一兩個男生,想起時還是為當時的無疾而終輕嘆〈絕對不是呼天搶地的那種〉;很少參加活動,也不後悔這樣的安排了傳說中由你玩四年的三年半。

畢業後,在台南待了一年八個月,認識了另外一批如今走上各自人生的人們,覺得同棟宿舍裡某個養狗狗的男生很可愛〈但是他有女朋友〉,會期待每年農曆年假和每天工作都會見面的同事們出遊,每天大體上就是過著起床→帶妞妞外出上廁所→上班→收案→下班→跟妞妞散步〈偶而會期待有豔遇,事實上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梳洗,睡覺。至此,和過去二十餘年左右的人生最大的差異就是:有了自己的錢,想去好遠好遠的地方。

一個人在異鄉的漫走實際上還不滿五十天〈這麼精確的天數還是保險員跟我說我才知道的〉,去了一個總是陰沉沉的國家,一個人獨自在鄉野間走了一百五十公里,淋了好多過去外出玩從未淋過的雨量〈入境隨俗阿〉,認識了幾個可愛的英國人,親身感受了文化衝擊,最後發現學好英文很重要。

回來後,有一段不算短的待業期,如願和珊珊去了想很久的花東,然後順著老天爺為我安排的來到了台北。

「這裡是台北國阿?依我看還比較像是大寮鄉!」這是對公司所在地的最佳描述。這裡的老舊社區充滿了與電視裡、BBS中迥異的華奢與冷漠,甚至連便利性都有些牽強。在一棟老公寓的五樓開心的過了九個月,又搬回到最初被指定的住所,妞妞來到了台北,身邊的人聚了又分開,在同樣的時間軌上在不同地方演著不同腳本。

嗯,至此,已描述了十八歲離家以後至今的人生,九百個字等於六年半的光陰,就也等於了成千上萬的零星事件與記憶。太過簡短了,但真要再加也不知道該新增在哪。我常把十指擺在桌緣,看著手背,想著小小的手掌,能握住從今而後的多少未來?常常壓到指尖微微泛紫了,也頂多只能證明我還能持續敲打著鍵盤,把更多的未來打成過去。

是時候該往前看了,我想要可以去每個我想去的地方,並在那之後有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開始。

現在,這一秒,雨仍是在下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