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H拿到Shandon Area的自助導覽折頁,天氣大好的第三天和德國媽媽聊到中午才出門〈但其實昨晚失眠一早爬不起來才是主因〉,開始有先前在吉隆坡看到西方旅客飛了大半個地球結果人卻都賴在青年旅舍打電動、看電影的感覺。10/31,萬聖節,離開後的第一個月又七天。

首先我整個跟萬聖節大脫節,問題在於我真的住的太偏僻了,離市區半小時的路程,出門在外安全至上,所以入夜後一定回旅館,除非人剛好住在市中心,真的很可惜,唉唉。不過今天也發生了很有趣的事。先從市區觀光路線說起。

旅途中拿了不少觀光摺頁,但也一路丟了很多,Cork的雖然被留了下來,但說真的當時即便有地圖也難免淪落到隨意亂走的命運,因為地圖真的很難懂啦!而路標通常都只標在巷頭街尾的也很不方便,常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裡,再加上我本身很愛瞎走,但那又如何,因為轉錯彎往往能看到更多驚喜。

IMG_6706.JPG
〈好天氣、好心情〉

IMG_6709.JPG
〈地圖比對了大半天,這是我以為的起點,事實為何也不可考了啦!這條街道建於18世紀,有著小咖啡館林立〉

IMG_6707.JPG
〈St. Paul's Church,教堂墓園是異鄉人的長眠處,大部分是四海為家的水手、船員〉

IMG_6710.JPG
〈Crawford Art Gallery,沒有進去參觀,看起來挺有規模的〉

IMG_6711.JPG
〈Lavitt's Quay,以Joseph Lavitt命名,他是名商人也曾當過市長〉

Quay指的是碼頭,1820左右,這裡已不再是商港,但一直到19世紀中仍有些小型商業活動仍持續進行著,他們利用河道邊的階梯來完成交易。

IMG_6712.JPG
〈從Lavitt's Quay看河對岸的St. Mary's Church,在它背後就是Shadon Area,18世紀Cork急速的商業發展與糧食交易的興盛,造就了這個區域的誕生〉

IMG_6713.JPG
〈River Lee〉

IMG_6716.JPG
〈從Shandon Bridge往東拍〉

IMG_6714.JPG
〈過了橋就是Pope's Quay,左手邊是南非食物專賣店!〉

1718年,Widow Pope被允許打造此碼頭,爾後在18世紀發展成具相當規模的商港,面河的房屋最早都可追溯到18世紀初,以台灣的標準來看是三級古蹟吧!

IMG_6719.JPG
〈小巷弄裡仍留有昨日的水漬〉 

IMG_6721.JPG
〈建於1878年,原本是Butter Exchange奶油交易所,現在則成為技藝傳承與文化保存的Shandon Craft Centre〉

IMG_6726.JPG
〈The Firkin Crane Theater,就在Butter Exchanger旁邊,是一座很大的圓形建築,建於19世紀,隸屬於Butter Exchanger,1980年代起成為舞蹈表演中心〉   

IMG_6722.JPG
〈St. Anne's Church,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個鐘塔,我從不同角度拍了很張,實在是因為它太明顯了,在一片低矮的民宅中特別引人注意,又被稱為Shandon Bell〉

IMG_6723.JPG
〈爬滿青苔的老舊磚牆〉

IMG_6724.JPG
〈Butter Exchanger全貌,右手邊的藍色房子好漂亮!〉

IMG_6728.JPG
〈拍了很多終年潮溼、一天可能只有幾分鐘日照的小巷弄,我喜歡從這角度看出去的狹窄天空,充滿無限想像空間〉


IMG_6736.JPG
〈從另一個角度看Shandon's Bell〉

IMG_6738.JPG
〈當然我常常會想沒有鐵窗不是很沒安全感嘛?〉

IMG_6740.JPG
〈遠方山丘上的房屋群〉

IMG_6741.JPG
〈Cathedral of St. Mary and St. Anne〉

 IMG_6742.JPG
〈Cathedral of St. Mary and St. Anne〉

 IMG_6745.JPG
〈死在牆角的鳥兒〉

IMG_6732.JPG
〈Shandon Street,18世紀的商業中心,雖不復往日繁華,仍有些歷史痕跡留了下來〉

一條街道的故事不會只是直線進行,舊建物可能被新風貌取代,也可能與之併行,這是Shandon給我的啟發,沒有永遠的城市,也不會有百分百的荒郊野外,人一直是這樣創造著歷史。但我深刻記得村上春樹曾說過的:一個偉大帝國的毀滅總是特別令人感傷。我喜歡一個地方曾經在歷史上寫下璀璨的篇章,也喜歡它頹敗之後的蕭條。Shandon Street沒有如此大的反差,一路走著,斷垣殘壁不是聲嘶力竭的哭吼,只是暖暖秋陽下、一個放晴午後裡的一段風景。

IMG_6735.JPG
〈Post Office,星期六還有營業,會不會太感人!〉

IMG_6746.JPG
〈自助洗衣店,外面的海報寫超便宜,只要10歐元,等於洗一次衣服420台幣,所以我堅持純手工清洗QQ,應該說也只能這樣...〉

 IMG_6747.JPG
〈小型理髮廳〉

IMG_6748.JPG
〈左手邊有著三角形屋頂的建物是18,19世紀Cork建築的典型〉

 IMG_6751.JPG
〈只剩半面磚石仍矗立著,早已人去樓空〉

 IMG_6753.JPG
〈朱門〉

我在Shandon Street被斷垣殘壁給吸引而趁沒車時跑到了馬路中央去拍照,這時對街一個挺著啤酒肚臉紅通通的大叔大聲說著:What's your name?我愣了好一下、轉頭看了看四周,開口確定他是在跟我說話:Are you talking to me?

我越過馬路走向他,想說大白天的又是大馬路,自然放下了戒心,接著大叔開始熱絡的跟我談了起來,不免俗的Where are you from出口後,大叔一聽到台灣這個關鍵字,像Pavlov的狗一樣從基隆開始劈哩啪啦的說了一堆台灣地名,而比古典制約更高明的點是在台灣的梗說完後,他馬上進軍全亞洲及歐洲大都市,大叔說他以前全球跑船跑透透(也難怪提到的都是港口城市),所以對台灣很熟。大叔大概高了我一個頭,穿著吊帶牛仔褲,頭髮捲捲的微禿且灰白,一臉口音很重的長相,說話又急又快。

以前阿拍曾說過我很不會找打斷人家說話的timing,為了在陌生人面前保持形象,我擠了個友善的微笑一面留心著大叔的肢體動作,怕他一個太熱情會對我造成culture shock。因為他實在是講個沒完沒了,想早點脫身的我後來大概是趁大叔喘口氣的時候,笑著問他:Are you drunk?這完全是真心話,不是醉了就是hypo吧,話多到一個誇張!

想不到大叔說:Today? Not yet!讓我笑到不行。

大叔接著話題一轉開始我問唸什麼、有沒有兄弟姊妹、住哪等等等有的沒的,我也半真半假的應答著,接著開始說我的頭髮黑的很漂亮,稍微蹲低看到了我的耳朵,把耳垂上的痣看成耳環,是有這麼像喔!囧!後來他邀我去他家泡茶聊天,還特地強調現在他老婆小孩都在家,我當然用些:I'd love to, but......之類的鳥理由回絕。

所謂成長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會想說在路上被大叔搭訕去他家喝了茶,接著就會跟他帥氣兒子墜入愛河。相反的,我滿腦子想的是在他隨手往後指稱為家的那扇門會不會突然打開,出現兩隻手拉住我的手,在我掙扎時,大叔從後方用力把我推進屋裡,而我失蹤的消息會在一個星期後上BBC版面。以上都想太多。

在聽說我唸心理學後,大叔指著他家的門跟我說他也是醫生,不信的話可以去看他家門上貼的紙,......雖然沒有聞到酒味,但我一直打從心裡相信這位可愛的愛爾蘭大叔真的是醉了啦!一下跑船的一下又是醫生,是在演哪齣!後來扯到沒話可以說了時,眼見機不可失,我馬上伸出手說:Nice to meet you,大叔握完手後失望的說:No kiss?指了指他的臉頰。我說台灣人沒有在kiss goodbye的喔。他馬上說那hug呢?我告訴他下次去搭訕歐洲女生,他們才可能給你kiss。

But I like Asians.哈哈哈,真是直到最後一秒都還是讓人心情愉快的大叔,即便在他邀我去他家時難免焦慮了一下。我喜歡愛爾蘭人!他們有很真的友善與熱情,想到最後一天在Dublin買郵票時,售票員一聽到我要買到台灣的郵票,馬上現學現賣他的中文,來了句:『你今天身體好嗎?』我愣了一下,想說這哪國的文法,然後硬生生的用英文回答,因為沒料到有阿多仔說中文這招,措手不及下快速拿了郵票用中文說了『謝謝』,連客套的『你中文說得真好』也沒講就慌亂的跑掉。

不過怎麼都沒這位搭訕大叔來的奇妙就是!

結束手冊上的Shandon Walk後,我開始隨意亂晃,看看建築物、看看Cork人。

IMG_6755.JPG
〈愛爾蘭人的屋子是五顏六色的,曾想過如果是我,我想要什麼顏色的屋子?答案就是這樣的紫紅色!超愛這個棟髮廊的顏色〉

IMG_6756.JPG
〈我想這個最能說明the old sits beside the new〉 

IMG_6757.JPG
〈Heineken Ireland〉

IMG_6760.JPG
〈通往牆上畫著塗鴉的小社區〉

IMG_6762.JPG
〈左手邊是Cathedral of St. Mary & St. Anne,從這裡剛好可以看到全貌〉 

IMG_6764.JPG
〈這張照片的重點在於右下方那兩名男子〉 

IMG_6767.JPG
〈好吧,其實我懷疑案情並不單純,不過其他看過這張照片的人都覺得他們只是好哥兒們...怎麼可能阿!我才是對的〉

IMG_6771.JPG
〈又走回到了市中心,滿滿買東西吃東西的人們〉

我開始慢慢的走回青年旅館,旅館離UCC(University College of Cork)很近,就順道繞過去晃了一圈。

有些索然無味的走著、想著、等著,我給自己一周的時間在愛爾蘭冷靜的思考,明天離開了Cork,在Galway會是最後兩天,離開或留下,兩個字的答案恐怕給我兩個星期也無法輕易下決定,但我只剩兩天了。

IMG_6778.JPG
〈生意做很大的耳鼻喉科醫院〉

IMG_6779.JPG
〈純白外觀這間是B&B,希望有天我也能在歐洲奢侈一下,是的,B&B對我來說就很豪華啦〉

IMG_6781.JPG
〈往UCC的橋〉

IMG_6783.JPG
〈橋下有潺潺溪水流過〉

IMG_6787.JPG
〈我想必是坐了一下,但其實這樣的意象一直很吸引我:一張長凳以及有藤蔓植物攀爬的兩層樓平房〉

IMG_6788.JPG
〈校內的教堂〉

IMG_6789.JPG
〈剛好遇到婚禮〉

IMG_6791.JPG
〈UCC〉

IMG_6794.JPG
〈周末的辦公室〉

愛爾蘭的每刻陽光都值得收藏,每當我往後看,想著是哪個環節促成了留下的決定時,我就會直覺的認為是在Cork的這兩天,從讓我完全打消遊樂興致的大雨到宜人的暖暖秋陽襯著大藍天,短短的兩天可以從極度陰霾到萬里無雲,所以,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想起那封寫了劃掉又再寫,卻從來也沒有寄出去的未成信,當時正想些什麼,回頭看,似乎也不重要了。

整整兩年後,我發現自己深深的愛上愛爾蘭。

More than ev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