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廠運作仍很輝煌的年代,鐵路應其而生,而到我的時代時,製糖業已逐漸走入歷史。

小學一年級,年紀太小沒能去過太多地方,那時學校附近有條單向鐵路,每回火車經過時的轟隆作響總能吸引學生圍到窗戶旁觀看,那也是從沒撘過火車的我,少數能看到火車的時候。有時在課堂間,老師講的正精采的時候火車來了,就很羨慕坐在窗邊的人,那時火車班次已經很少了,少到現在的我怎麼也記不起曾有對看火車感到膩了的時候。

那條鐵路往南會延伸到我們家的田,正好從芭樂園旁邊平行而過。當時要進到芭樂園的路只有一條,就是那條鐵路,每回我爸媽要進到芭樂園裡工作時,都必須騎車順著鐵軌旁的窄路走50公尺左右才能抵達。鐵路一旁是住家,用圍牆畫起了界線,另一邊則是驚人的雜草叢,爸媽他們習慣走靠圍牆的那一面。而那條鐵路究竟有多窄呢?約莫就是可以讓糖廠火車經過的寬度再多一些,那其中包括一條靠近鐵軌,寬度約50~60公分混著大顆鐵道石頭的泥地,被我爸媽用車痕,日積月壘的壓出了條摩托車方便通行的路,其餘的地方則長滿了雜草。這條被壓出來的路比起旁邊的雜草是好騎多了,但跟一般柏油路比起來還是相當克難,我爸媽的車是載貨型的150摩托車,很重不好控制,騎在這種路只能慢慢騎,快不得。冬天時雜草乾枯成一片到還好,夏天會長到比人還高,長長的莖與葉子還會伸到平常在騎的這條路上來,每次經過就得忙著閃躲,以免被葉子打到。下雨過後更慘,泥濘不堪,躲草之餘還得小心打滑。

小時後我還滿常去田裡的,但在這條鐵路上遇到火車的機會並不多,我媽每次要把車騎進那條小路時,都會先在路口停一下,聽聽看有沒有火車要過來的聲音,然後再騎進去。有一次老媽載著我,照例在路口等了一下,然後開始往小路裡騎,騎不到一半時,卻忽然看到火車從對面過來,當時我都要嚇死了,如果火車開進這條小路,我們勢必會被火車身給撞到,這時即使往前騎快點走完這條路也來不及,在這麼窄的路上要迴轉又不可能,老媽停了下來,然後往圍牆邊騎,整個騎進雜草堆中,停在草稍微少一點的地方,我們就在那裡等著火車緩緩經過。第一次離火車這麼近,也沒印象看到了什麼,只記得心跳的感覺:緊張、興奮。

黑柳徹子小荳荳的系列裡,當然細節我忘的差不多了,但有一篇故事大概是說到他們去玩時,會經過一個高架火車鐵路,下面是河水,每次他們都是沿著鐵軌走,所以要走進這條路前,會先趴在鐵軌上聽聽看火車的聲音。有一次不知怎麼的,走到一半時火車卻遠遠從對面開來,這時往前往後都來不及了,她驚險的縮到鐵軌下方去,才逃過一劫。〈以上是我記憶中的版本,上網查了一下,原文內容是:小荳荳不小心將車票弄丟,改沿著最快回家的鐵軌行走,卻遇上迎接而來的火車,於是靈機一動的躲到鐵軌下方。←再一次說明人的記憶真不可靠,我還自己加油添醋了一堆〉

看到小荳荳這篇故事時,真是心有戚戚焉,因為看到火車正對你來真的很恐怖,當然糖廠火車並不是自強號,不會快到要把人給颳進去,但火車就那麼大一台,奢求司機看到你在踩煞車也來不及阿!其實那次也讓我對我老媽的鎮定很佩服,不愧是天天騎那條路的人,也許她過去也曾遇過這種情況吧。然而即使我曾和火車有如此近距離的驚悚接觸,也不改我對火車的新奇態度,從仁武去鳳山的路上也會經過鐵軌,被擋在平交道前都會讓我特別開心,因為可以看到火車慢慢的經過。

糖廠鐵路停駛後,芭樂園外的鐵軌開始長滿雜草,後來圍牆旁的房子被廟給買下,廟方又下了那條糖廠鐵路〈金額很驚人〉,鋪了水泥,現在往返芭樂園方便很多,還可以飆車。國小外面那條鐵路隨著我轉學也遺失了等待火車的心情,小五經過那裡去朋友家時,仍需騎過荒廢的鐵軌,然後漸漸的鐵軌拆了,從產業道路變現在的柏油路面,鐵軌旁,一度豐收的甘蔗也停止經營,我也就逐漸忘了那裡曾經是什麼了。

第一次搭火車是小三和家人去台北喝喜酒,搭自強號,開心的在火車上比著門旁的半票、全票身高刻度。國中時拿著票,和朋友一起去高雄市,覺得搭火車很炫。大學時,開始規律的搭火車,到現在,成了一種規律。坐上火車,望著窗外被平交道切斷路程的人們,我會想著他們的心情與目的地;正如停在平交道前的我,努力的想望進車內,想看清楚每個踏上旅途的旅客,他們有著什麼樣的人生?為何什麼事搭上這班列車?終點又在哪?

今晚回家時,被擋在東豐路鐵道前,列車正準備從台南車站北上,一個爸爸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在鐵軌旁等著火車,一班區間車從面前加速開過時,爸爸舉起女兒的手,對著火車揮手道別。

有一回我去楠梓車站買票,表姊的兒子雨雨想跟我去,他想看火車。我載著他到車站,買好了票,卻仍看不到火車進站,雨雨就這麼站在候車大廳裡,手握著分隔月台的鐵欄杆往月台看,我告訴他火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我們下次再來。他不願意,固執的站著,後來一台快車通過,他滿意的跟著我回家。

對火車的印象是一種期待,不分年代與世代,起初是一種新奇,隨後─像我這樣─變成了記憶。

〈不知道台鐵有沒有意找我寫個文章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